<form id="9j9rx"></form>
<address id="9j9rx"></address>
<noframes id="9j9rx"><form id="9j9rx"></form>
<noframes id="9j9rx">

<form id="9j9rx"><th id="9j9rx"><th id="9j9rx"></th></th></form>
      <form id="9j9rx"></form>

      <address id="9j9rx"><th id="9j9rx"><th id="9j9rx"></th></th></address>
      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全球聚焦:對電商“低價坑”要加強監管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對電商“低價坑”要加強監管

      近來,不少消費者反映網購時遭遇商家設置的假低價陷阱,稍不注意就可能上當。日前,深圳市消委會對19家電商平臺開展線上體驗調查。通過對商品搜索頁、商品詳情頁、下單勾選頁面、訂單付款頁面、用戶評價等頁面及信息的查閱,發現11家平臺存在低價誘導問題。(據7月4日《工人日報》)

      “想買鞋套,看到低價鏈接,點進去發現卻是一只鞋套的價格,誰買鞋套只買一只”“一款儲存卡標明到手價198元,然而結算時價格卻是219元,商家表示以結算價為準”“看到一件衣服9.9元,點進去才發現賣9.9元的只是衣服上的一個小配飾”……在網絡購物已經成為公眾重要生活方式的當下,許多人往往會放棄實體店而到網絡上購買自己需要的物品。之所以如此,除了方便快捷、選擇余地大外,更重要的是性價比較高。

      正因價格是網絡購物時消費者選擇商品的關鍵因素,部分電商平臺商家抓住消費者價格偏好,利用消費者和商家信息不對稱,通過各種形式設置虛假低價信息,以吸引誘導更多消費者點擊瀏覽和購買。然而,當消費者選擇購買商品時,要么根本無法點擊操作,要么貨不對版、要么粗制濫造……簡而言之,部分商家就是利用價格給消費者挖“坑”,然后“請君入甕”。

      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更是商家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商家利用價格“長袖善舞”“暗度陳倉”,喪失誠信,涉嫌價格欺詐。

      面對層出不窮的低價陷阱,廣大消費者要擦亮一雙慧眼,不要被低廉的價格所誘惑而失去理智。法律更不能作壁上觀,相關執法部門要硬起手腕整治,給消費者塑造一個“童叟無欺”的消費環境。

      是“真低價”還是“滿滿的套路”?筆者認為,電商是為企業或個人提供網上交易洽談的平臺,需依據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法規,針對網購低價名不副實情況,在市場監管部門指導下,對違規商品作出下架或調整處理,同時在技術層面優化升級,遏制價格違規行為,讓不良商戶付出違法成本。(樊樹林)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