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讓幸福感越來越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讓幸福感越來越強
9月6日,商務部等部門確定了全國第三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70個,加上前兩批80個試點地區,全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已經達到省級全覆蓋,目前全國已有一半的地級城市行動起來。近期,商務部等13部門研究制定的《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城市全面推開、推動多種類型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關注百姓日常生活,聚焦家門口的便民,提升人民生活質量,在美好生活中體會喜樂和自豪,讓幸福感越來越強。
15分鐘便民生活圈內容豐富,涵蓋廣泛。城市居民開門7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每一項都涉及百姓日常生活,都與居民息息相關,盡管現在生活物質齊備,但還是滿足不了就近、方便的需求?!耙豢嚏姳忝裆钊Α币陨鐓^居民為服務對象,在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目標,形成多業態集聚的社區商圈,惠民生,促消費,保生活,提質量。
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重點發展“一店一早”,補齊“一菜一修”,服務“一老一小”,優先配齊基本保障類業態,因地制宜發展品質提升類業態,一圈一策補齊民生短板,營造多元化多層次消費場景,擴大便民生活圈覆蓋服務范圍,讓更多社區居民受益。優先配齊購物、餐飲、家政、快遞、維修等基本保障類業態,因地制宜發展文化、娛樂、休閑、社交、康養、健身等品質提升類業態,讓百姓生活更舒適、更便捷,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
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基本滿足了百姓生活需求,人們可節約大量時間,從事其他健康向上的娛樂活動,特別是方便“一老”,解決行動不便、消耗體力的問題,方便“一小”,解決時間不夠、讓大人擔心的問題。遛娃、休閑、娛樂、生活,一氣呵成。15分鐘,就近就便,其樂融融。
讓百姓享樂家門口的幸福。試點15分鐘生活圈,各地早已集結成功經驗,形成一批能復制、易推廣的案例。一圈多能,一點多用,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馬澗商業廣場,果蔬攤、鹵菜店、裁縫店等一應俱全。順應時空,追求卓越。中新天津生態城十多萬居民享受15分鐘生活圈的便捷,家門口的菜市場、沿街可見的大小餐館,作為全國首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這里把公共服務與居民需求高度融合,居民樂在其中。武漢市江漢區濱江萬科里通過改造,不僅具備居民所需的生活配套,還有美容健身、健康理療、烘焙花藝等提升業態。湖北荊州中心城區34家改造(新建)的菜市場先后投入使用,一個個“美麗蝶變”的菜市場,為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打牢堅實基礎。
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事關百姓冷暖、民生福祉,既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有力舉措,也是踐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工程。好事辦好,好事辦成,實實在在的為民事項,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在不經意的日常小事中,彰顯為民服務的情懷,書寫人民至上的新篇。必須聚焦補齊基本保障類業態、發展品質提升類業態,優化社區商業網點布局,改善社區消費條件,創新社區消費場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把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復和擴大消費的重要載體。
燈火里的中國青春婀娜,追夢腳步月下交錯。人民群眾的美好需求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共同創造美好生活,讓家門口的幸福感越來越強,讓璀璨的日子越來越好。(羅星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