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消費的“邊界”焦慮何解?
(資料圖片)
原標題:“便捷”消費的“邊界”焦慮何解?
點1杯奶茶,能產生87條數據?去次健身房,也會被迫采集指紋、人臉等信息?當下,部分商家利用掃碼優惠或入會禮贈等方式強制或超范圍索取個人信息的套路,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普遍現象。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奶茶店、咖啡店、健身房等場景,使消費者們怨聲載道。更有甚者,在健身房被索要的姓名、手機號、收入情況、指紋人臉等信息,比求職、求學所需登記的還要來得繁雜。便捷的線上小程序逐漸異化成被商家“暗中觀察”個人隱私的大包袱,這不禁讓人深思,個人信息處理中的邊界究竟在哪里?
大量個人信息如同石油被商家“無序化、過度化開采”。究其根本,部分企業熱衷于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的原因在于,個人數據經整合后,可以形成不同群體的消費畫像,使商家能夠進一步研究其消費習慣和拓展渠道,從而高效地改善產品、推廣客戶。此外,對企業來說,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未來甚至有望作為資產直接入賬,因此經消費者“授權”的個人信息,對他們來說具有直接的經濟價值,是極具誘惑力的。
然而,“掃碼消費”在收集個人信息的時候,絕大部分都沒有給客戶提供拒絕選項。一般來說,線下點餐無需獲取個人信息,但線上點餐卻經常要個人信息,這里的合理性,商戶本身也很難予以清晰解釋,這既違反了個人信息保護法中的最小必要原則,也妨礙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上驳氖?,近期“亮劍浦江·消費領域個人信息權益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啟動后,上海市網信辦、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分兩路對多家餐飲企業開展現場執法,帶來了新局面。
小小奶茶必須掃碼點單?作為囿于弱勢地位的消費者,我們能做些什么?實際上,圍繞個人信息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領域存在的現實問題,各地有關部門均已作出規定。前不久上海發布《上海市網絡點餐服務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合規指引》,明確要求餐飲經營者提供線下網絡點餐服務的,應當同時備紙質菜單,紙質菜單供應的服務產品須與線上產品保持一致性?;诖祟愐幎?,消費者們大可挺直腰板,對掃碼消費“大聲說不”,直接要求一份紙質菜單進行點單,這樣也可以免去一系列授權登入、加入會員、注銷賬號等麻煩事。
消費者與商家的保護與促進必須是雙向的。政府應當監督商家對數據的授權同意與合理利用“采之有界”,獲取個人信息后更要盡到保密義務,不得隨意泄露他人信息或轉為他用,使商業行為保持在合法、必要與正當的限度內;消費者也應敢于對數字經濟時代的越界行為堅決說“不”,必要時還可拿出維權手段切實保護自身權益,從而在實踐中進一步提升“便捷”消費的“邊界”意識。(邱詩韻)
標簽: